(5)递纸牙与压印滚筒交接时纸张的“一条线”问题
①递纸牙与压印滚筒的交接时间准确
递纸牙与压印滚筒对纸张的理想交接点应在两个滚筒的切点位置。为保证交接过程稳定,压印滚筒与递纸牙之间必须存在1.0~1.6度的共同交接时间。这个交接时间的中点位置就是两个滚筒的切点。在这个交接区间内,递纸牙垫与压印滚筒牙垫的距离最近,变化最小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交接时的纸张变形。递纸牙的开牙时间为(204.9+0.3)度,压印滚筒的闭牙时间为(203.9-0.3)度。如果交接时间过长或交接点不是以滚筒的切点为基准,交接时牙垫间隙加大,纸张的前边口会出现变形。
影响交接时间的因素包括:递纸牙排中相关零件磨损;递纸牙开牙时间不准确;压印滚筒牙排的闭牙时间调节不准确;压印滚筒牙排中,牙轴、牙轴铜套、开牙球磨损或牙排中存在“死牙”,使压印滚筒的牙排闭牙时间或某几个叼牙的闭牙时间发生变化,交接点不确定。
②递纸牙垫与压印滚筒牙垫的间隙合理
最合理的间隙是纸张的厚度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纸张变形。调节牙垫间隙时,应注意牙垫高低的调节基准。印刷薄纸时,建议将递纸牙垫与压印滚筒牙垫的间隙调节为0.15~0.20mm。
影响递纸牙垫与压印滚筒牙垫间隙的因素有两个。一是压印滚筒牙垫。一排牙垫的上表面形成的平面是印品交接过程中的基准平面,因此,安装牙垫前要仔细测量牙垫的高度,将每排牙垫的高度误差控制在0.02mm以内。二是递纸牙垫。递纸牙垫弯曲后,仅靠操作人员的调节很难保证咬合平面的平面度。如果个别咬合点的喷涂层掉落,递纸牙垫与压印滚筒牙垫的间隙加大。更换递纸牙垫时,必须重新校正牙垫的位置,以压印滚筒牙垫或压印滚筒体为基准校正或使用专用工具校正。
2.压印过程中纸张前边口的“一条线”问题
由于滚筒叼牙,滚筒体、橡皮布、印刷压力及润版液等因素的作用,纸张在压印过程中出现各种情况的变形。
如图1所示,海德堡102系列胶印机中,压印滚筒牙排只有14个叼牙印刷正度对开纸张时,只有10个叼牙叼纸,两个叼牙中间的距离较大,纸张在两个前角处各有45mm的失控部位。
纸张变形的部位总是从印品叼口部位的两边及叼牙空当处开始,使印品与印版的图像位置不能完全重合或不能按照同一规律变化。在各印刷机组间,由于印刷条件的差异,变形的部位和程度存在差别。由于是湿压湿印刷,纸张的变形最终转化为印品的重影和甩角故障,压印过程中以下因素会引起印品的甩角故障。
(1)受到橡皮布剥离力作用,纸张的两个前角向后拖,在压印滚筒与第一小传纸滚筒交接时,纸张不是“一条线”状态。
(2)由于剥离力的作用,纸张在两相叼牙间产生变形,不是一条线状态。尤其在印刷纵丝缕纸张时,由于纸张纤维的膨胀,纸张的前边口变形更为严重。
(3)牙排上出现“死牙”,不能对纸张产生足够的叼力,在剥离力作用下,在这个部位纸张向后拖出一段距离,使前边口不能保持“一条线”状态。 |